牌匾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
- TAG標簽:
發布時間:2019-09-04 17:49:25 點擊量:
匾是一種傳統文化,在中國文化里,特別是一些比較傳統的行業,都是非常注重傳統的,牌匾在這些行業中就是一種傳承的象征。如果有人想要踢匾或者摘了這塊匾,那就意味著是要斷了香火和傳承。對于兩個同行來說,你的招牌就是匾,對方不讓你用這名號了,就是要讓你滾蛋。
很多古建筑或者一些旅游景點比如麗江古城和大理古城之類的,都能看到很多實木雕刻的牌匾,有的是樓閣廟宇,有的是商家字號,還有的是古代文人題字等等,各自都帶有一種特別的歷史韻味。
牌匾是從先秦開始出現,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所以已經變成我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于傳統建筑來說,牌匾就相當于眼睛。
在古代匾除了做商鋪招牌、府邸名號以外,還有一種激勵的用法,就比如一些地方還留存很多表彰牌匾,是對當地人的事跡的一種記載,是一方水土的驕傲。
古代很多牌匾都是書法大家或者名人來題寫的字,這類牌匾除了文化內涵以外,還有非常高的藝術收藏價值,其中濃縮了圣賢的學問,也凝聚了中華人文的要義。字字源典、詞詞據史,是各種經典故事和哲學知識的高度濃縮。
現如今除了一些特殊場所以及建筑會用到牌匾,一般情況下在鋼筋水泥的“森林”中都很難看到一塊精美的實木牌匾了。牌匾就如同筷子、節氣等等中國特色文化一樣,是它們勾勒出了中華民族獨具個性的樣貌特征,前幾年韓國還拿牌匾去申遺,這種沒有文化積累的國家真的是很可笑,內心非常強烈的想要竊取我們的傳承來豐富自己可憐的歷史。
相關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