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牌匾圖片大全(仿古牌匾圖片大全)
- TAG標簽: 仿古牌匾
匾額,又稱扁牘、牌額,簡稱為匾或額。在中國的古建筑上,多綴有匾額。是指住居大門門楣上的匾框及框內題詞。
自古無論達官貴人,還是平民百姓,修建房屋時都會將其懸掛于門屏之上,或表彰,或題字,或義理,或情感,或裝飾,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古代家庭的“Slogan”,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“序”與“禮”。
康熙題寫“避暑山莊”匾額
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進門門樓上方有一塊匾額“避暑山莊”,是康熙題寫的。但是,匾中的避字是出了名的“錯別字”。據說,這是個康熙為了避諱而臨時造的異體字,據稱故意把辛字下方的兩橫多寫了一橫而成了人們看見的三橫,以避諱有逃躲之嫌。
康熙書法造詣很深。其書法清麗灑脫,書法上的成就不亞于其六下江南。不過這位一生酷愛書法的皇帝,很少題字,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筆墨中流傳最少的,以致于有了“康熙一字值千金”的說法。
澹泊敬誠
澹泊敬誠殿的殿內,懸掛的是康熙御筆“澹泊敬誠”四個大字的匾額,這四個大字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寧靜無為以明德政,不忘真誠敬守天道祖法的執念。
少林寺牌匾
據說是康熙皇帝題的,康熙在民間流傳的真跡很少,所以著牌匾就愈加倍珍貴,俗稱三千金,因為有三個字,一個字一千金,后來發生過火災, (寺)字是后來有趙樸初所書。
太和殿正中的“建極綏猷”匾,為乾隆御筆
這塊匾掛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。所謂“建極綏猷”,是說天子要上體天道,下順民意,用中正的法則治理國家。“極”是屋脊棟梁,建極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國方略。綏是順應之意,猷為道,為法則。這塊匾掛于太和殿中,正是說明了歷代皇族的治國理想。乾隆帝站在這方匾下,天天仰視,自然有心懷天下的使命之感。
保和殿“皇建有極”匾,為乾隆御筆
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是保和殿。保和殿中是“皇建有極”匾,是乾隆親筆。所謂皇建有極,是說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。有強調皇權之意。
養心殿西暖閣的旁“三希堂”匾,乾隆皇帝御筆
鳳凰樓上乾隆御筆親題的“紫氣東來”匾
乾隆皇帝書“歷下亭”紅底金字匾額
乾隆真跡“梵宇慈云”
頤和園 “佛香閣”
頤和園 “山色湖光共一樓”
大同華嚴寺 “大雄寶殿”
頤和園 秋水亭
李漁故居 芥子園
清嘉靖 “松竹同芳”文房匾 研習社藏品
頤和園石丈亭 “化動八風”
匾額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、書法篆刻、建筑藝術融為一體,集字、印、雕、色的大成,以其凝練的詩文、精湛的書法、深遠的寓意、指點江山,評述人物,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。
匾額的文化內涵主要有以下四個:
其一,趨吉求安心理的表現;
其二,興家立業心理的表現;
其三,喻理勸世心理的表現;
其四,壯懷明志心理的表現。
相關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