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牌匾常用的有些什么材料?
- TAG標簽: 牌匾制作
牌匾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,它融入漢語言、書法、印章、傳統建筑、雕刻、繪畫于一體,充分反映當時的文化、道德和價值觀,以及民俗風情,具有很強的生命力。
而在校園中的文化牌匾,在墻上,走廊等地方“潤物無聲”地利用文化牌匾傳播著中國文化建設,這種文化氛圍價值,讓一代一代人薪火相傳,承載著無數的歷史和文脈。而校園中的牌匾除了給建筑增輝,更是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價值觀。
做校園文化牌匾“安全”是擺在第一位置,其次才是"美觀"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因為校園人行往來,”牌匾“是立在門頭的位置,長期處于暴曬,雨淋的環境下,如果用的材料太重,加上施工不規范,隨著時間久了,傳統材料容易開裂變形,腐蝕破損,一來形象受損影響美觀,二來是對路過行人存在安全隱患。
那么很多人會有疑惑,牌匾材料怎么選擇呢?在牌匾設計中又要注意什么呢?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!
>>>> 牌匾材料怎么選擇? <<<<
傳統制作牌匾有三種,主要以木質、石材居多,尤其是木質較為常見。牌匾題字較為講究,古代匾額大多由書法家題字,凝練圣賢學說精髓,以酣暢精湛的書法落筆,一氣呵成。
1、大自然材料-木材
木質的牌匾最為講究,不同的木材制作工藝不同,好的木材和工藝才能延長木匾的壽命。木材在加工過程中要經過烘干處理,再做防腐防水的藥水處理,不然直接做出來的牌匾,壽命 般不會太久,容易開裂變形,蛀蟲霉變。所以要牌匾的壽命周期長點,在木材選擇和雕刻工藝上的價格就會稍微貴點,幾千上萬的價格都有。用木質材料做牌匾容易被腐蝕,長期被雨水沖刷,容易腐爛、字體掉色。
2、大自然材料-石材
石材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,其特點是使用時間長,少者可達數十年,多者可達數百年,在自然環境下不易損壞,使用壽命長。但石材最大的缺點是材料本身太重,彈性不足,不利于加工,結構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比較多,對長度有要求,過長拼接不能做到無縫拼接。加上牌匾在門頭上,石材太重,安裝難度大,施工成本高,最重要的是路人走過,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。
3、環保新材-發泡陶瓷
發泡陶瓷是近年來新起的環保材料,早期運用在保溫墻板中。它具有防火、防水、不開裂不變形、安裝方便快捷的特點。尤其是它材質輕,密度才是石材的1/5,可塑性強,雕刻而成。適用運用在戶外接受日曬雨淋。但目前還未得到廣泛推廣,知道這個材料的人比較少。
>>>> 價格方面 <<<<
- 木材價格浮動大,普通木材價格便宜幾百塊一平方,但高端木材價格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。
- 石材有人造石材和天然石材之分,用于浮雕刻字的天然石材價格最少幾千塊至上萬塊。
- 發泡陶瓷各項指標穩定,安裝方便,視雕刻工藝難度決定,價格在千把塊。
相關內容: